Русский язык
首页 > 专题 > 共建“一带一路”
驻俄罗斯大使李辉在俄罗斯《国际生活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引领全球治理新时代》
2018-01-31 22:47

  加强全球治理、改革全球治理体系是当前最为重要和迫切的议题。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体系制定规则与方向;不仅事关各国的根本利益与民族的兴衰存亡,更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可谓当世之事,天下大事。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里,我们全球治理的能力与成效依然不足,并面临着严峻挑战。

  首先,全球治理在主体上缺乏代表性。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低速徘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占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虽然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仍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分配、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的权力变化不大,无法有效参与市场决策,在单边制裁、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面前无能为力,应有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导致贸易争端频发。

  其次,全球治理在目标上欠缺一致性。世界各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极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富国与穷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程度上和综合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也极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全球治理的价值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的关注在国际贸易、核裁军、网络安全等领域,积极提出新倡议、新主张,试图树立相关领域的新规则,维护美西方的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注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和气候变化等领域,使各国在全球治理具体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

  第三,全球治理在行动上亟待协调性。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新兴大国与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领域的较量激烈,大国矛盾上升,使“共治”前景暗淡,碎片化式的“分治”明显。大国关系中的对抗性因素上升,大国关系“不稳定期”与当前全球治理的“重构期”重叠,给亟待加强和完善的全球共同、合作、多元化的治理增加了难度。全球安全出现“小而杂、多又乱、效率低”的特征。主要经济体都在经营本地区或跨地区的大大小小“集团化”进程中。

  第四、全球治理在责任上面临复杂性。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与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局势交织影响,引发更多动荡与不安。从2016年持续爆出的“黑天鹅”事件,到日益高涨的“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都将世界政治和安全局势置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现行全球治理机制在应对危机时已显得滞后与“力不从心”。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世界里,民族冲突、地区冲突频发,多个热点同时升温,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传染性疾病、恐怖主义、贫困、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稳定亟需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来保障。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旨在解决治理成果失效、治理手段失灵、治理方向偏差,不谋求在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之外建立对抗性或替代性的国际机制,而是遵守现有全球规则,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一方面是责任所需。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力量,世界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渴望听到中国的声音。在亚太等特定的地区层面以及其他一些地区机制中,中国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中国并不谋求挑战美西方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鲜明地引领塑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另一方面是发展所需。可以说,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都是当前国际治理机制和和平国际环境的受益者。二战以来,虽有局部动荡与战争,但国际大环境维持了和平与稳定,为世界多数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及海湾国家、拉美国家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现有国际规则虽然正面临诸多挑战,但基本的框架和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颠覆,改变的只是主要规制者的阵容与排序。因此,中国有机会在现有国际治理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从而继续与世界分享和平的红利、发展的红利。

  从16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再到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2017年初习近平主席出席达沃斯论坛并作主旨演讲,充分体现了中国愿全面参与全球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积极态度。

  一是提供理念支持。在全球治理中,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方向发展;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这些新理念都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需求,扩大了中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

  二是推动政策落实。二十国集团已逐步发展为全球治理的体系中心。中国充分利用举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契机,推动成员聚焦创新增长议题,共同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有力地促进了二十国集团由短期应对机制向长期治理机制转变。为扭转当前全球贸易疲软态势,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后一份文件是世界范围内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全球投资治理领域的空白。此外,在就业、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峰会也制订了多个行动计划。

  三是发挥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中国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具体行动。在这一倡议下,中国发起成立了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人民币加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先后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三大股东。2017年5月,北京成功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导各方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促进联动式发展。中国加快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逐步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促进了亚太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深入参与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将是今后中国外交的主线。一是要扮演好“中国角色”。中国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更积极、更重要的角色,但不是中国一家独当,而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二是要发挥好“中国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影响力与感召力,既要联合发达国家,更要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三是要阐释好“中国理念”。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我们要继续阐释这些理念,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四是要提供“中国方案”。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各国发展规划和发展需求对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立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框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案。五是要贡献“中国力量”。巩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首要平台的地位,推动其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六是要体现“中国担当”。要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动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当今国际格局的变化,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最稳定、最健康、最成熟的国家间关系的典范,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功实践的一个缩影。

  5年来,习近平主席6次访俄,同普京总统举行了20多次会晤,创下两国元首会晤纪录。恰是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全面、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去年5月,普京总统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高度评价,两国元首再次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方围绕“一带一路”合作的规划、部署和互动备受瞩目。去年7月初,习近平主席成功访俄,同普京总统举行富有成效的会晤。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新的实施纲要,对中俄关系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去年9月初,在厦门金砖峰会期间,两国元首再次就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中俄之间高度的政治互信、紧密的经济联系、丰富的人文交流,相似的国际立场,都说明俄罗斯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伙伴。在国际事务中,两国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联合国核心地位,呼吁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危机、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双方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中俄印等机制内广泛开展合作,包括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言权、代表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打击三股势力、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双方密切沟通,有效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得到俄方大力支持,普京总统均出席并明确表示赞同中方提出的方案与理念。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推动《北京反腐败宣言》的诞生,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去年金砖国家厦门峰会通过了《厦门宣言》,这些都彰显了中国有能力联合其他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推动重大全球和区域性现实问题的解决。

  中俄均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任。

  一是进一步提升两国政治互信,为全球树立国家关系典范。继续秉承《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把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至更高水平,将此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权利,在涉及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在双方保持密切、互信的高层交往背景下,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的实实在在成果。

  二是进一步拓展两国务实合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中俄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两国经济近年来保持了较好发展,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双方要充分发挥两国政府间及企业间各领域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战略性大项目合作,联合研发、联合生产,共同提高各自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好两国互有优势和潜力,巩固好两国在传统领域的合作成果,广泛开展高科技产品等新领域合作,提升务实合作质量。统筹好两国地方合作,推动两国中小企业合作,培养新的增长点。

  三是进一步加大两国战略对接,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方案。双方应以“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为契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双边贸易结构,重点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多式联运等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实施基础设施共同开发项目;扩大本币结算,通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等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合作;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合作项目,共同打造多主体、全方位、跨领域的互利合作平台,夯实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大格局。

  四是进一步深化国际协作,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双方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反对霸权主义,倡导建立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全球伙伴关系,走“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富裕、同舟共济”之路。继续发挥中俄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中的作用,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中俄是现有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以踏实稳健的步伐推动着全球治理更加健康、公平、有序的发展,并在其中发挥了具有国际担当的大国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全球治理体系只有适应国际经济格局的新要求,才能为全球经济提供有力保障。”中俄愿携手各国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