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й язык

科技处对俄科院外事局进行工作走访

2015-08-25 14:00

    8月21日,驻俄罗斯使馆科技处王靖华一秘、张伟一秘和新到任的阳显仁一秘走访了俄罗斯科学院外事局,就张、阳二位同志在专家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交接进行了简要通报,并就今后在俄罗斯高层次专家和项目推荐、中方专业人员赴俄培训等事宜与格鲁霍夫采娃.奥莉嘎.埃杜阿尔多夫娜副局长进行了晤谈。
  科技处同志首先代表中国国家外专局领导和驻俄使馆郑世民公参对俄罗斯科学院长期以来对中方智力引进和中俄科技人才交流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希望俄方今后对有关工作继续给予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
  格鲁霍夫采娃副局长对近年来中国国家外专局张建国局长和孙照华副局长的来访以及对俄中科技人才交流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表示高度评价和衷心感谢。作为在工作上一直相互信任与支持的老朋友,格鲁霍夫采娃副局长概括介绍了当前俄罗斯科学院改革后的最新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今后双方合作的设想:(1)当前(在欧美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包括科学院系统)的国际合作交流依然十分活跃,近年来不仅在医学、电子、航天、农学等领域中俄学术交流互访,而且与德国、法国、英国、以色列、匈牙利、白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国家,乃至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很频繁;(2)由于改革后科学院系统各研究所不再具有协议签署权限和经费直接支付权限,因此有不少项目在协议签署和经费拨付方面出现一些困难;(3)近来科学院系统研究所一级领导年龄65岁上限已逐步推行,不少研究所面临班子调整,原有协议的执行或多或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趋势是从国家领导人层面到“法诺”(俄联邦科学机构管理署)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无论对于原有项目的合作还是今后签署新的合作协议,作为对外联络部门的科学院外事局都会继续积极推进和配合;(4)当回答科技处同志关切的问题——当前俄罗斯科学院改革所遇困难是否会影响到俄科学家大量外流时,副局长肯定地说不会这样:原因一是在于本来作为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的高级专家一般都不会对物质生活条件有过高要求,二来大多数科学家都把自己的事业坚定地定位在自己的祖国,况且这在各国科学家群体中从来都视之为一种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因此 当前有些在国外学习和访问的俄罗斯学者,有的甚至为了国家课题或项目的需要而缩短在外学术交流行期。
  本次工作走访既进行了礼节性拜会,又沟通了双方共同关心的情况和信息,同时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工作感情,为下一步有效开展专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