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й язык
首页 > 公告栏
美国损害全球环境治理报告
2020-10-23 15:50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共同责任。构建并执行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才能全面、完整、高效、经济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我们想要的未来。为此,国际社会推动制定了系列多边环境条约,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护臭氧层、防治化学品污染等方方面面,为合作保护全球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和遵循。作为最先进的发达国家,美国在参与和遵守多边环境条约方面劣迹斑斑,极大地损害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

  一、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加强公约的实施,2011年底至2015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通过艰难谈判,最终于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达成了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巴黎协定》,成为全球气候治理新的里程碑。《巴黎协定》凝聚了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最大共识,丰富和发展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基础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是近年来多边主义重大成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16年11月,协定通过不到一年、开放签署刚满半年即满足生效条款要求,《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美国是公约缔约方,也是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和生效的重要一方。2014年至2016年,中美三次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声明的政治共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奠定了重要基础。《巴黎协定》达成后,时任总统奥巴马批准美国加入《巴黎协定》。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前夕,中美元首于9月3日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巴黎协定》的快速生效注入了动力。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颠覆逆转了奥巴马政府时期气候与环境友好型政策,开环境“倒车”,美应对气候变化立场出现重大倒退。上台前,特朗普就多次发表质疑气候科学言论,称全球变暖是骗局,频频营造气候变化怀疑论的政治氛围,公然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特朗普政府持续放松化石能源行业发展相关环境约束,这些约束涉及空气污染、油气勘探与开采、动植物及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等诸多领域。2017年3月28日,特朗普政府签署“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行政命令,提出为促进美能源自主独立、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应全面评估、调整和废止美行政部门气候变化政策举措。根据《纽约时报》2020年7月的一项统计,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直接或以其他方式撤销了近70项重大环境政策,另外还有30多项处于撤销进行中。特朗普政府视《巴黎协定》为“眼中钉、肉中刺”,屡次指责《巴黎协定》使美商界处于不利地位,扬言退约,坚决拔刺。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美退出《巴黎协定》,停止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停止对绿色气候基金捐资等出资义务。2017年8月4日,美国国务院声明称,美国已于当日向联合国提交退出《巴黎协定》的意向性通知,表示美将在符合条件的第一时间向联合国秘书长发出书面退约通知,除非出现有利于美重新参加协定的适合情形。声明还试图重开《巴黎协定》谈判,称如若特朗普总统能够看到对美国及美国企业、工人、民众、纳税人更加有利的条款,美对重新参加《巴黎协定》仍持开放态度。

  2019年11月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明称,美已通知联合国,宣布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蓬还在声明中强调,美退约系因《巴黎协定》对美造成不公平的经济负担。按照《巴黎协定》退约条款规定,美将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成为迄今为止唯一退出《巴黎协定》的缔约方。

  特朗普政府悍然退出《巴黎协定》,是其奉行的“美国优先”、单边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集中表现,充分显示出其对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的轻蔑态度,严重破坏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气候合作。

  一是削弱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努力。美国是全球历史第一排放大国,当前第二排放大国,目前全球排放占比约为15%。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美是全球累积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其1751年至2010年间能源和工业部门排放占全球27.9%。美人均碳排放也居高不下,2017年人均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14.6吨,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3倍。美国的减排表现是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成效的重要因素。美既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又退出《巴黎协定》,否认自身约束性量化减排义务,彻底游离于全球减排体系和安排之外,严重阻碍了全球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相关进程。

  二是加大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力赤字。作为发达国家和全球排放大国,美国一直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方,曾为《巴黎协定》达成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其履约态度对发达国家具有重要导向和示范意义。美退出《巴黎协定》,将自身的减排责任推卸给其他国家,在《巴黎协定》履约问题上带了坏头,重创《巴黎协定》进程,为其后续实施及全球温控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

  三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带来复杂因素。美虽反复声言退约并启动退约手续,但“将退未退”“形退实不退”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时间。这期间,持续搅局《巴黎协定》后续问题谈判,继续对《巴黎协定》下规则体系的建构施加负面影响。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会议(COP24)期间,美无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趋势,举办化石能源技术推介边会,引发各方反感和非政府组织激烈抵制。在2017年以来的三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因谈判立场消极,多次被非政府组织投票授予带有批评性质的“化石奖”,且是“获奖”最多的国家,上榜次数占比1/5。

  美退出《巴黎协定》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纷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