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日,张汉晖大使就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关系等问题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采访。采访全文如下:
1.您如何评价当前中俄关系发展现状?
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日益巩固,务实合作全方位推进,人文交往亮点纷呈,传统友谊深植民心。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崭新道路,两国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不仅为双方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2.您如何评价中俄两国在诸如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中俄协作又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中俄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都是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的发起者和倡导者。近年来,中俄发挥“双引擎”作用,同金砖、上合成员国一道,推动大金砖、大上合合作走深走实,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注入金砖动力、作出上合贡献。俄罗斯今年担任金砖主席国,中方也已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双方相互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团结壮大“全球南方”。相信通过两国的共同努力,金砖、上合两大机制将继续扮演全球发展引领者、世界和平贡献者、全球治理建设者的角色。
在国际舞台上,中俄都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方高度评价并积极参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持续推进。两国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在人权、全球治理、地区冲突等问题上密切配合。中俄战略协作有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3.2024年,中俄共庆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间,您认为两国合作的哪些范例具有里程碑意义?
走过四分之三个世纪的中俄关系有低谷也有高潮,但在关键时刻两国领导人总是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展现出大国领袖的战略格局和远见卓识。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日臻成熟坚韧、日益稳固深厚,双方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精神,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新高度,树立了大国邻国友好交往、合作共赢的典范。
中俄友谊久经考验、历久弥坚。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第二天,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新中国伊始,苏联更是向一穷二白的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当时的苏联政府向中国援建了156个项目,并派出2万多名专家赴华工作,帮助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中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近些年,中俄关系与时俱进,实现跨越式发展。从面向21世纪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两国关系始终在高水平运行,不断迈上新台阶。
两国各层级合作机制丰富完善。在两国元首的亲自推动下,中俄政府、政党、议会间建立了涵盖投资、能源、人文、地方等各层次、各领域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为巩固中俄关系、开展高效务实合作构筑了稳固基石。
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水涨船高。双方稳步推进经贸、投资、农业、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逐步拓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不断增强合作的内生动力,提升合作质量效益。2023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401亿美元,比90年代初增长48倍。中国连续14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俄成为中国第一大石油、天然气、电力进口来源国,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品牌手机、家电、工程机械等在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日益获得俄消费者青睐。俄牛肉、鱼子酱、巧克力、冰激凌、糖果等热销中国各地,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两国人文交往精彩纷呈。双方在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等人文领域合作方兴未艾,为促进民心相通、加强文明互鉴、传承世代友好、深化相知相亲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俄开创性互办国家级“主题年”,“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科技年”“体育年”“文化年”,促进了两国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双方战略协作含金量十足。中俄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在两国元首亲力亲为下,双方保持密切战略协作,不断拓展互利合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单边制裁和以意识形态划线,开创了大国邻国关系的新范式,为国际公平正义贡献了中俄智慧和不竭力量。今年俄方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中方已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双方将携手同行,点亮全球治理“南方时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社会新秩序。
4.在您看来,中俄两国元首外交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哪些动能?是否有助于对争议问题的解决?
元首外交是中俄关系发展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举旗定向的决定性、关键性作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迄今已会晤44次,就双边关系、务实合作、治国理政、百年变局、国际大势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沟通,结下深厚个人友谊。两国元首均将对方国家作为新任期首访国,彰显了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全方位合作硕果累累,世代友好深植民心,“中俄组合”成为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已两度会晤,站在中俄建交75周年新起点上,为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与各领域合作擘画新蓝图、注入新动力,为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增添更多确定性、稳定性。
5.您如何展望中俄两国关系接下来的发展?哪些领域的突破性合作值得期待?
中俄互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路人。维护好、发展好中俄关系,是双方基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更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文化年开启之年。两国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稳步推进能源资源、航空航天、旅游、教育及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持续释放科技创新、汽车制造、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在数字经济、远东开发、北方航道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助力新时代中俄关系实现更大发展,推动中俄全方位合作取得新突破。
6.您出任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已近6年。请教您个人对俄罗斯文化的见解,在读懂俄罗斯的过程中,您又有哪些经验和大家分享?
作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我有幸深入体验俄罗斯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借此机会,我愿分享个人对俄罗斯文化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一是要感受文学的力量。俄罗斯文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不仅塑造反映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与俄罗斯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文学是启迪思想、连接心灵的桥梁。通过共同探讨文学作品,我们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深入理解彼此的思想和情感。我的经验告诉我,文学不仅是阅读的文字,更是深入了解感知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二是要体会舞台艺术的魅力。俄罗斯的舞台艺术,尤其是芭蕾舞和戏剧,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创造出了超越语言的艺术表达,可以使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是要发掘博物馆的深度。博物馆是了解俄罗斯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宝库。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俄罗斯的辉煌历史和艺术成就。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时常被俄罗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创造力所打动,对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
当然,了解俄罗斯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希望我的这些分享能够帮助有机会来到俄罗斯的人,读懂俄罗斯,爱上俄罗斯。
7.您眼中的莫斯科是什么样的?它和北京有哪些共通之处?这些共通又如何展现在两市的友城关系中呢?
托尔斯泰曾在《战争与和平》中写道,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把莫斯科看成自己的母亲。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首都,历史沧桑与现代辉煌交织,自然静谧与都市繁华并存。
莫斯科以其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多样性著称,遍布全城的博物馆、剧院和画廊都是莫斯科文化艺术繁荣的见证。莫斯科还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五海之港、千顶之城、森林绿都……任何一个称呼都难以一言蔽之。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同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都市风貌闻名于世。莫斯科至北京的距离不再是体现在地理上的数字,而是连接文明与友谊的桥梁。70多年前,歌曲《莫斯科-北京》就响彻两国街头巷尾。1995年,北京市与莫斯科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两市在经贸往来、城市规划、交通发展、科研创新、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2024年6月,莫斯科和北京签署了2024-2026年合作计划,携手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和项目实施,造福于两市市民。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俄友城关系深入发展是当前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质升级的生动体现,不仅有助于深化双方友城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相互理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友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