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й язык

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发展无惧惊涛骇浪》

2025-04-17 21:12

4月17日,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发展无惧惊涛骇浪》。全文如下: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单边主义抬头的严峻考验,贸易战使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笼上阴云。美国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一己私利向贸易伙伴征收不合理关税,对中国征收关税更是高达125%。中国已亮明坚决反制、奉陪到底的严正态度。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中国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进行极限施压,坚决反对这种霸道霸凌行径。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经济都有坚实的基础实现稳定发展,也有充足的动力破浪前行,更有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作为强大后盾。

中国经济规模大、韧性强,具有强大抗压能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2024年,中国GDP总量接近1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在主要大国中“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2025年,中国再次提出5%左右的增速目标,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一是消费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持续发挥第一驱动力作用。二是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中国创造迈进。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约三成,与此同时,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能力迈向世界前沿。坚持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多点突破。三是中国对外资的“磁吸力”强劲。一些外媒和跨国公司高管坦言“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十年的增长门票”。德意志银行、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密集发布研报“看多中国”,将中国的“确定性”视为对冲美国“不确定性”的避风港。

美国打压遏制非但无法阻碍中国振兴,反而会倒逼中国加快发展步伐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经磨难坎坷而生生不息,在逆境中从未屈服,而是奋发进取,屡屡化危为机。贸易战虽将对中国发展带来短期冲击,但同时也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契机。近年来,中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对美国出口占总出口份额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对美国出口下降不会对中国整体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相反,美国国内不少产品对中国依存度较高,当前美国不仅很多消费品离不开中国,很多投资品和中间产品也需要从中国进口,有若干品类依存度超过50%,短期内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来源。

自2018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以来,无论美国怎么打、怎么压,中国始终保持发展和进步,并且“越压越强”。美国的“卡脖子”反而激发了中国在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现已全球组网,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企业迅速崛起,逐步实现了芯片的自主研发和生产。中国AI企业如深度求索推出了DeepSeek-R1大模型,通过创新的训练方法和架构设计,大幅降低训练成本,性能媲美国际顶尖模型。

世界各国应齐心携手,一致反对美国经济霸凌

面对美国经济霸凌,各国都是受害者,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各国应携起手来,抱团取暖,共同反对美国经济霸凌行径。国际社会应当意识到,稳定的全球贸易秩序是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石,多边主义是解决当前困难挑战的必然选择。各国应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捍卫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逆流,倡导通过对话协商有效解决贸易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合作将继续沿着既定轨道向前发展,打牢经贸和能源合作基本盘,挖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合作增长点,扩大相互开放,共享创新成果,深化产业融合,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引领推进区域合作,以高水平中俄合作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人类文明必将跨过关税壁垒的乱石险滩,终将奔赴合作共赢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