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й язык
首页 > 大使/大使馆活动 > 对外活动
张汉晖大使就全国两会和中俄关系等问题接受“今日俄罗斯”通讯社书面采访
2023-03-17 20:58

3月17日,张汉晖大使就全国两会和中俄关系等问题接受“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书面专访,专访以中俄双语分别在通讯社旗下卫星社和俄新社登载。采访全文如下:

问题一:两会成果对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影响?中国外交政策会发生改变吗?

中国全国两会于3月3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成果丰硕。习近平总书记全票连任,再次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政府,表决通过一系列重要成果文件,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外交政策一直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去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外交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使命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此次全国两会有力推动了相关规划落实落地。

当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我们将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特别是全力办好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外交,不断展现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我们将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将以伙伴关系为依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将以开放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内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反对“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我们将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将以外交为民为理念,始终将海外中国同胞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将外交为民的责任担在肩上,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服务和保护,使中外交往更安全、便捷。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然而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就越应稳步向前。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成功走出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中国将继续与俄方加强“背靠背”战略协作,携手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问题二:您如何评价双边经贸合作?您对未来双边贸易有何预测?

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延宕、国际形势复杂演变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多重考验,中俄经贸合作逆势前行,再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全年两国货物贸易实现了1902.7亿美元的历史突破,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对俄高新技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分别增长51%和45%。俄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国。两国农产品准入工作加速推进,全年农产品贸易额逆势大涨43%。本币结算比重持续提升,地方间合作深入推进,5G、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稳步开展。今年前两个月,双边贸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实现贸易额3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其中,中国对俄出口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自俄进口18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22年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成绩、今年前两个月的贸易数据表明,中俄经贸合作基本盘稳、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两会”期间,中国政府在工作报告再次表明了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的坚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目标中明确表示将继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好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我们始终愿与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中国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我们坚信,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在两国政府、地方和实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务实合作定将再上新台阶。我们对早日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贸易目标充满信心。

问题三:请您介绍双边合作中占主导地位的油气领域合作前景,包括新的油气项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石,也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积极力量。近年来,中俄双方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进重大合作项目,两国油气领域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双边合作中日益发挥压舱石作用,显示出能源合作的强劲韧性和广阔前景。

当前,两国在油气领域实现了开发、建设、金融、物流、销售等全方位良好合作。俄罗斯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石油进口国前列,2022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8625万吨,同比增长8%,自俄进口LNG达650余万吨;全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供气量达到创纪录的155亿方。亚马尔LNG项目投产以来整体运行平稳,北极LNG-2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前不久,通过中俄远东管道自俄对华供气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已获批,双方将加快推进中俄远东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

中国能源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今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投资消费增长将带来更加旺盛的能源需求。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维护全球能源安全贡献积极力量。

问题四:两会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前景?中国未来确定了哪些宏观经济指标,对全球市场有何影响?

2022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因时因势主动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出台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看,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均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春节以来,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服务消费大幅回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返扩张区间;各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摩根大通等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抱有信心。

本次中国“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新一届国务院开始全面履职。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场记者见面会上详细阐释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和工作重点,明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的预期目标。这个数字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确定的,指标理性务实,符合当下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和经济发展规律。李总理特别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向前推进”。近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自50万亿元增长至12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位居世界首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一环,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有利于进一步提振全球市场信心,推动世界贸易、投资、旅游等加快复苏,对世界各国意味着更多发展机遇。2023年中国的经济工作将以贯彻落实中共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为引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大盘维持合理经济增速,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布局发力,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