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усский язык
首页 > 使馆活动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劳动报》发表署名文章
2023-04-28 20:48

4月28日,张汉晖大使在俄罗斯《劳动报》发表署名文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全文如下: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系统阐述中方关于现代化道路的认识,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三大倡议宛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驾马车”,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公共产品提供者、文明进步促进者、热点问题斡旋者的责任担当。

全球文明倡议支柱在于“四个共同倡导”。第一,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文明多样性是全球文明倡议立足的客观现实。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多样化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道路多元化一样,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10多种世界主要宗教。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欧亚文明、欧洲文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等,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近代以来,美西方借助“炮舰外交”向全球兜售“西方中心主义”,炒作所谓“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宣称盎格鲁-撒可逊人的文明才是人类“唯一出路”,这只会加剧不同文明间仇恨与隔阂,严重阻碍国际关系正常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搞清一色、一言堂是不民主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全球文明倡议遵循的价值理念。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全人类共同价值贯通个人、国家、世界多个层面,蕴含着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的共通点,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凸显出各国人民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犹如空气和阳光;发展是各国第一要务,是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前提;公平、正义是国际秩序的基石,事关国际关系的道义基础;民主是人类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实现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苏联解体以来,世界从未真正安宁,以意识形态划界、大搞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并没有消失,甚至愈演愈烈。乌克兰危机就是冷战残留的火星在21世纪引爆的火药桶。美西方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推行“价值观外交”,拉一派打一派,给世界和平与发展投下巨大阴影。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所有问题,在21世纪仍在鼓吹“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注定失败。

第三,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明传承和创新是全球文明倡议前进的动力源泉。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现代文明大国,正在以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振兴中华、造福世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创新者、弘扬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有益思路,也为国际社会实现合作共赢提供重要机遇。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俄罗斯作为千年文明古国,其优秀厚重的传统文化、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大国外交的历史经验,为今天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厚实基础。我注意到,俄新版《外交政策构想》将俄罗斯定义为“自成体系的文明型国家”,着重强调美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危害性。乌克兰危机以来,美西方不仅对俄实施经济制裁、金融窒息,还大搞“文化封杀”,封禁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令人倍感荒谬。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第四,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的实施路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方向,“丝绸之路”开辟东西方文化交流先河。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新,重要原因是在于它开放包容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情怀。佛教来源于古印度,但在中国生根发芽。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相融相济、相辅相成,对形成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有人说,俄罗斯是欧亚大陆的“孤儿”,既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在我看来,俄罗斯反而是欧亚大陆的“宠儿”,具有独一无二、横贯东西的欧亚文明属性。普京总统曾强调,不是俄罗斯位于东方和西方之间,而是东方和西方位于俄罗斯左右。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罗斯立足欧亚,在“大欧亚关系”框架下推进大国外交,是名副其实的重要一极。西方不亮东方亮,美西方孤立不了俄罗斯。中方支持俄方继续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俄方一道继续推进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文明文化和发展道路问题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是不现实的,生搬硬套、复制粘贴是不可行的。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提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生动阐述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性。普京总统前些日子也强调“俄罗斯之蜜糖,德国之砒霜”。中国有“削足适履”的成语,西方也有“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寓言。历史告诉我们,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世界上本来没有所谓的“文明冲突”,只要秉持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人类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中俄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有着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明基础。正因中俄文明观契合度高、互补性强,习近平主席的全球文明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俄方高度赞赏。中俄元首共同签署的《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强调,“俄方高度重视中方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呼吁“不同文明、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民主对抗威权”的矛盾,而是反霸与维霸、发展与遏制发展、文明和谐与文明冲突、真正多边主义与伪多边主义之间的矛盾。中俄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复兴势必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打破“西方中心论”思维定式,有力促进世界秩序多极化进程。双方应秉持“文明自信”,做大国之间文明伙伴关系的典范,既要做“思想家”,也要做“行动派”,在双边交往中加强治国理政交流,彼此分享现代化道路理念和实践,服务两国共同发展、同步振兴,在国际平台坚持文明平等,主张对话包容,共同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近,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